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硬盘跳线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硬盘跳线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答:硬盘跳线顺序,1.确定好硬盘的连接方案后,就要设置硬盘跳线了。一般可以在硬盘的IDE接口与电源接口之间找到由3~5列跳线;
2.不管是什么硬盘,在跳线设置上,大致可分成主盘、从盘与电缆选择(Cable Select)三种;
3.硬盘的出厂预设值都是设为主盘,所以如果将硬盘设为主盘,一般就不用设置跳线了;
4.硬盘跳线大多设置在硬盘的电源插座和数据线接口之间。
现在的硬盘都是SATA硬盘,没有跳线。在bios里设从哪个盘启动即可。
如果是老式IDE硬盘,那是有跳线的。注意看,硬盘背面印刷有字的地方肯定有图标或文字标明了主盘设置方法。主盘的英文叫master,从盘叫sl***e,一看便知。
硬盘跳线是一种物理开关,用于设置硬盘的工作模式和位置。硬盘跳线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:
1.设置硬盘的主从模式,即在一个计算机中同时连接两个硬盘时,跳线可以用来区分哪个硬盘是主硬盘,哪个是从硬盘;
2.设置硬盘的启动顺序,跳线可以使硬盘在计算机开机时作为启动设备;
3.设置硬盘的传输速率,跳线也可以用来设置硬盘的传输速率,以匹配计算机的系统总线速度。总之,硬盘跳线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设置工具,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使用硬盘。
正常情况下,SATA硬盘不用设置跳线,也不应该设置跳线。早前的PATA硬盘,也就是IDE硬盘,因为需要设置主从,确实有跳线设置的问题。而全新的SATA硬盘是一个端口连接一个硬盘,没有主从,不需要进行设置。SATA硬盘上的跳线区,早期用于解决兼容性问题,后期已经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,所以一般用户是不会用到的,只供厂家测试专用,普通用户不建议进行任何修改。
1、拆卸机箱:把挡板主机箱外部的连接线拔掉,机箱最大的黑色螺栓拧开,用螺丝刀把机箱挡板后面的螺丝卸掉,把机箱立起来,用两侧的挡板往外拖出;
2、装入机箱硬盘:把硬盘的正面对准机箱顶部,插入硬盘。插入硬盘后将螺丝拧到硬盘的两侧位置;
3、绕硬盘数据线:把准备好的sata线在螺丝刀上面紧密的绕线。绕到一根线全部绕完毕为止;
4、接入硬盘数据线电源线:把上面绕好的数据线的一头插入主板上面sata3.0接口,另一头插入硬盘数据口;
5、拆开电源线,一头插入硬盘。插入后,把机箱的挡板扣上,连上外接线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硬盘跳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硬盘跳线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lfbw.com/post/8397.html